包头“良民证“为日本侵华添铁证
原标题:包头“良民证“为日本侵华添铁证
核心提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土右旗萨拉齐镇居民赵伴女、赵宇向敕勒川博物馆捐献了3件特殊的历史文物——日本侵华时期发给中国居民的3张身份证明书,老百姓俗称“良民证”。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土右旗萨拉齐镇居民赵伴女、赵宇向敕勒川博物馆捐献了3件特殊的历史文物——日本侵华时期发给中国居民的3张身份证明书,老百姓俗称“良民证”。1945年后,有幸保存下来的“良民证”极为稀少,它是日本侵华史实的铁证。
记者在敕勒川博物馆见到了这3张“良民证”:长约4寸,宽约2寸,由于保管较好,字迹依然清晰。证件整体采用竖版格式,文字采用的是繁体汉字,并没有日文。证件对开四面,背面是“注意事项”,内版左侧是居民的黑白照片和指纹印,右侧标着“身份证明书”字样,标有姓名、原籍、现住所、职业等信息,并加盖了县长金珠光信(日本人)的签名。这3张“良民证”分别是86岁的赵伴女老人和赵宇的父母赵巨才和王香女的身份证。这3张70多年前的证件,见证了日本入侵萨拉齐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7年10月16日,日本占领萨拉齐。这3张“良民证”的发证日期分别是成纪736年和成纪737年,也就是1942年和1943年,正是日本侵略者占领萨拉齐后,为沦陷区居民颁发的。日军全副武装,逐个盘问、搜查过往的老百姓,只有拿出“良民证”才能正常通行,否则就有生命危险。赵伴女老人说,日本鬼子查证时凶极了,进出城时要拿出证件,再说上几句当时的宣传口号,日本鬼子才会说“你的,大大的良民”,然后放行,所以百姓不叫它居民证而叫“良民证”。“良民证”是抗战期间日伪政权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证明,也是日本侵略中国最有力的罪证。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赵宇和姑姑赵伴女及其他家人共同商议,决定将保存了70多年的“良民证”捐献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70年后的今天,这些已经泛黄的“良民证”现身,提醒着中华儿女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文/图记者黄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