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意象——易晶画作评介
原标题:独特的意象——易晶画作评介
原标题:独特的意象——易晶画作评介
漓江之春(国画)李富身大漠雪(油画)易晶
说起草原,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天堂般美景: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青青的湖水,绿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手持套马杆的牧人,还有洁白的蒙古包旁边的迷人姑娘……长期以来,草原在艺术家笔下或以粗犷、奔放,或以闲适、自由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等审美特征被赞美和描绘,但是真正读懂草原独特精神的人总是觉得在诗化的意象背后似乎少了些原生态的情韵和精神层面的思考。
易晶笔下的草原,其独特之处源于他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原则,他在亲身拥抱大草原中发现美,在深沉的领悟中以独特的意象表现美。为此,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内蒙古的大草原,既领略过夏的蓝天碧野、秋的五彩缤纷,也品味过春的黄沙弥漫、冬的茫茫荒寒,更为重要的是他真正走进草原的怀抱,以草原之子的心态真切感受牧人家庭的辛劳、悲喜以及期盼,感悟把握平凡中的伟大魅力,从而使其作品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气韵生动”的意象中涌动着所绘人物及自己交融的来自灵魂深处的独白。如作品《牧人》凸显马背上手持套马杆的蒙古族汉子,凝重坚毅的眼神中略带无奈,揭示出画家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中的生命意识和对草原未来的思索;《灯》描绘的是,手持油灯有所寻觅的鄂伦春妇人,体现出画家在人生及艺术道路上的阶段性迷茫以及对生活和艺术执着的爱,对理想境界的苦苦求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稼轩的这两句词曾被清代王国维引用说明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所达到的第三个境界。纵观易晶的创作道路,他深爱草原,坚持不懈用画笔表现草原,30多年艰苦而无悔的求索中,他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的草原题材作品,造型夸张而不失写实,色彩浓烈而能做到和谐,奔放的情调使人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每个作品的意象,绝不是生活中物象或境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往往蕴涵了草原博大、粗犷、凝重、豪放等原生态气息,马背民族的刚毅、执着、率真的性格,以及坚忍不拔、天人合一的生命张力。欣赏他的作品会被这浓重的艺术魅力打动,引人遐想,唤起探寻民族深层文化渊源和历史命运的渴望。如作品《打草》,红色的背景,三人三马有机构成画面。夸张的造型与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人物健壮的体魄、豪爽的个性以及草原的内在精神。
易晶的作品屡屡入选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其艺术成就获得专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知名度日高,这绝不是偶然的,是他千百度追寻的结果,也是他师心独见、不囿于传统、力求创新的必然结果。艺无止境,草原有走不完的道路,有无穷无尽的宝藏,然而收获永远垂青辛勤耕耘的人们,因为他具有“上下求索”的精神,相信会创获更丰,走得更远,画得也更精彩!(乌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