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创作“十二五”硕果满枝
原标题: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创作“十二五”硕果满枝
2015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第四辑丛书出版。《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从2011年开始实施,4年来,已经收到申报作品347部,通过专家评选,61部作品入选,25部作品已出版。其中,《毛乌素绿色传奇》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内蒙古文学的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广大作家、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了一大批体现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除文学外,“十二五”期间我区包括电影、电视艺术、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剧、曲艺等在内的多个艺术门类的创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民族影视得到长足发展,《老哨卡》等8部电影在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诺日吉玛》摘取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最佳中小成本电影奖”两项大奖,这是内蒙古电影的一个重大突破。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组织在会音乐家完成了各类题材不同风格的近500首歌曲作品,组织艺术家们就民族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6个项目行程4.3万公里,收集音像资料100余小时,收集整理曲谱1570首,撰写文稿110余万字,采访民间艺人260余人,翻译歌词600余首。
就在3个月之前,第四届中国蒙古舞舞蹈大赛暨第四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在呼和浩特落下帷幕,大赛接收到来自区内外40个单位报送的参赛作品160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在两届“奥淳杯”内蒙古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五届内蒙古书法篆刻作品展以及一系列的书法展览中,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受到群众的喜爱,书法艺术人才不断涌现出来。
蒙古剧、民族曲艺等艺术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很大发展,艺术家们创作了包括《蒙古象棋》《忠勇察哈尔》等在内的多部优秀作品。内蒙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实施以来,民族民间文艺得到有效保护和整理,已经出版了覆盖东、西、中部的民族民间文艺各类成果的文艺作品20余部。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投资约4000万元,以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4种艺术形式创作了100件反映内蒙古草原文明历程和内蒙古革命历史的美术作品,场景宏大,表现生动,全景式地展现了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
除了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家获得全国、全区各类奖项。内蒙古音乐家协会选送的多件作品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电视纪录片《中国有个敖鲁古雅》获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纪录片奖,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斯琴塔日哈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书法家冯印强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摄影家王争平的《蒙古马》获得第二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奇附林的漫瀚调《大河畔上栽柳树》、郭雨桥的《细说蒙古包》《内蒙古民间故事全集·阿拉善卷》分别获得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戏曲表演艺术家渠建红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赵林平、呼格吉勒图等人的舞蹈作品获得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成绩喜人。从2011年至2014年,内蒙古文艺家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在全国及自治区内共获得各类文艺奖项1400余项,其中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奖项367项。(记者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