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文化服务再升级

魅力霍林河 2016-01-21 10:05:00

原标题:2016公共文化服务再升级

原标题:2016公共文化服务再升级

★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倾斜力度,做到精准扶贫

★积极支持和引导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

★大力开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

★继续推广实施数字文化服务和流动文化服务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大政府购买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开展示范性、导向性社会文化活动

博物馆免费开放、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的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近年来,随着我区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改善。 1月18日,全区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指出,要聚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升级版。

彩云服务,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主人。连振摄

数字化,把文化送到家门口

“扫一扫,就可以自动办理借还手续,不用跑图书馆就可以把自己借的书传给朋友看,真是太方便了。”呼和浩特市民刘东刚感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使用彩云服务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彩云服务是我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尝试,其模式为,持有内蒙古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根据该图书馆藏书规则、购书范围、制约制度等标准,可以在内蒙古新华书店任意挑选所需图书,选定后在新华书店直接办理借阅手续,在借阅期内将图书归还到图书馆,所购(借)图书直接成为图书馆的藏书。这一服务将图书馆的服务外延到书店,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这是一个图书借阅、交换平台,整合了图书馆、书店和百姓藏书等全社会的图书资源,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更好免费借阅的图书,还提供了一个能够自由交换图书和以书会友的读书圈。”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馆长李晓秋说。

近年来,为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我区创新性地推出了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数字弥补因地域辽阔送文化不便等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满都拉镇额尔登敖包嘎查牧民乌达木,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满都拉镇综合文化站一级数字“加油站”的“加油员”,每隔1个月,他都会为这个“加油站”更新一次数据。

巴音花镇吉乌龙图嘎查牧民清白每隔两天就骑马到离自己最近的移动数字“加油站”下载自己喜爱的蒙古语歌曲和其他蒙古语资源,他同时还会为邻居的孩子们下载上几集好看的动画片。“速度特别快,一集动画片只需要三四分钟就下载完了。”清白说。

目前,“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已投入3500万元,在全区10个盟市中的28个旗县共建设242个一级数字“加油站”、2个二级数字“加油站”、810个移动数字“加油站”,服务地域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累计服务农牧民200余万人。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常住居民只有700多人,当内蒙古博物院的流动数字博物馆在苏木主干道旁的空地处进行夜展时,大部分牧民都结队而出。有一位青年在参观展览后迅速骑着摩托车离开了,不久后他带着老母亲又返回了展览现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老人走上展车,和蒙古语讲解员热情攀谈起来。

像这样温馨的故事,在流动数字博物馆的巡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达尔扈特蒙古族牧民及中外游客在展车里参观和成陵相关的蒙元主题展,倾听元青花、钧窑香炉等元代文物的故事。在扎赉诺尔,矿工们生怕错过展览,有的人来不及换下工衣就匆忙赶到展车上参观,他们听着讲解,体验着数字文物的神奇,感叹着数字技术的魅力……

据悉,自2013年5月18日首次展出后,流动数字博物馆累计展出70站、205场,行程2.1万余公里,文化足迹遍布我区12个盟市,11万余名观众亲身感受了流动数字博物馆的魅力。数字文化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文化资源不均衡、文化服务不便利等现实问题,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基层百姓的眼前,让文化惠民实现零距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