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来临 内蒙古儿科医生短缺
原标题:二孩时代来临 内蒙古儿科医生短缺
内蒙古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正在出诊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儿科医生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童约占我国总人口的20%,而近年来儿童看病难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有关数据显示,在内蒙古地区,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仅为0.17名,儿科医生的缺口约有近5000名。那么,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紧缺的儿科医护队伍是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场】忙碌的儿科门诊
2月25日9时许,记者在内蒙古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看到,输液区、候诊区、药房前到处都是患儿和家长,门诊走廊里也坐着输液的患儿和陪同的家长。
“医生一般7时40分上班,好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医生,不到7时就来排队。一开诊,医生、护士就进入连轴转的状态。一名医生一天能看七八十人,工作量可想而知。”儿科分诊台护士对记者说。进入诊室区,记者看到4个诊室里都挤满了抱着患儿的家长,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医生看诊。
记者在其中一间诊室里,见到出诊的儿科主任朱华正准备给一名患儿听诊。“孩子怎么不舒服了?来,阿姨给你听一听!”2岁的小璟轩就诊时并不配合,哭闹着推开朱华医生的手。朱华不慌不忙打着响指,用手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还送了小璟轩一个小汽车贴纸。在孩子低头看小汽车的时候,她已经麻利地听诊完了。
1岁的小若熙的妈妈一直抱着小若熙等在后面,小若熙不哭不闹乖乖地让医生检查。经过检查,朱华嘱咐小若熙的妈妈:“孩子是过敏体质,平时生活中要小心,现在来看嗓子稍微有点红,不碍事的,让孩子好好吃饭、多喝水就可以了,不用开药了。”
排在第48号的患儿是嘉嘉,嘉嘉的妈妈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还是希望医生能仔细给自己的孩子看看,因为1岁多的嘉嘉已经拉肚子、发烧两天了。“过来坐”,一个亲切的招呼让嘉嘉妈妈打消了顾虑。“看这是什么?”朱华用一个新奇的手势吸引着嘉嘉的注意力,“来,看阿姨手上有什么。”她边说边用一只手打着响指,另一只手麻利地为孩子听诊,听诊后再看看孩子的咽喉。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孩子不知不觉配合了检查。
当天上午,朱华已经给48名患儿看了病,一上午下来,她的嗓子有些沙哑。直到12时30分,朱华接诊完最后一名小患者,才腾出时间和记者说话。她说:“不能按点下班是常事,我们不能拒绝任何患者的就医权利,每天看近百个患儿,哪个医生也吃不消。儿科医生不能按点吃午饭,不能午休的现象十分普遍。医生们还要轮流值夜班,一晚上要照料100多个孩子。”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人民医院忙碌的儿科诊室只是我区各大医院儿科就诊的一个缩影。
【现状】每千名儿童仅有儿科医生约0.17名
“每到季节转换、气温突变的时候,我们医生、护士忙得都抬不起头来,不断加号和延长工作时间,仍有看不完的病人。”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张玉玲对记者说,她们科室只有30多名医生,而每天的门诊量却有几百人,工作量大,医生不够用,“每到节假日更是儿科医生最忙碌的时候,亲朋好友聚会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因为人手少。你请假了,这摊工作就得搁置。”
内蒙古人民医院儿科的一名医生也坦言:“出门诊的时候,我们不敢轻易喝水,实在渴得不行了就抿两口,不然忙起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各大医院的儿科,除了门诊的忙碌,住院的床位更是紧张。“床位不足可以解决,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医生。儿科如今陷入一个困局——病人越来越多,医生却越来越少。”朱华说。
据了解,我国儿科医生紧缺是不争的事实。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名儿童只分到0.43名医生,近5年来全国儿科医生总数下降到10万人,预计儿科医生缺口高达20万。来自我区的数据也显示,目前在内蒙古地区,每千名儿童仅有儿科医生约0.17名(低于我国现有水平)。而在美国每千名儿童有儿科医生1.5名。有业内人士认为,儿科医生和儿科床位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若没有足够的儿科医生,仅靠扩充床位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与人数短缺形成对比的,是繁重的诊疗任务。“今天是下班最早的一天,但也已经12点半了。”朱华告诉记者,儿科医生加班加点是常事,每次坐诊都跟打仗一样,每次出诊看40多个患者是少的,高峰期经常要看到60到80人。很多出诊医生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给病人,连喝水的时间都非常难得。由于孩子小,看病难度大,每个病人耗时也长,工作强度非常大。
【问题】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骤减,已经呈现出青黄不接之势。优秀的年轻儿科医生越来越少,研究生选择儿科方向的更少,还有一大批学习儿科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转到其他专业。”采访中,朱华对儿科人才流失表示担忧。
她说,总能听到儿科医生不断改行,同行里很多很有名气的医生都改行到其他学科。以内蒙古人民医院儿科为例,现有开放床位170张(不算加床),仅有40多名医生。进入临床,儿科医生还面临“三大一少”的现实问题,即工作风险大、压力大、强度大、工资报酬少,这种现状也成了儿科医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我区30岁以下的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后继乏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30岁以下具有儿科医生资格的不足50人,不足40~45岁的儿科医生数量的1/10。未来10年,我区将有330多名50~60岁的儿科医生退休,届时30~40岁的儿科医生即儿科临床技术骨干将严重短缺。”
据介绍,儿科在业内被称为“哑科”,意思是儿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症状的孩子,他们无法通过直接“问诊”得到有效信息,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做出判断。这一特点导致儿科医生的成长周期漫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中途流失。很多儿科医生也向记者坦言,在医院大格局中,儿科通常不受重视,如果将内外科等比作卖彩电冰箱的,那么儿科就是卖针头线脑的。因此儿科医生改行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仅是儿科医生,许多护士也不愿到儿科来工作。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护士长李宜新无奈地说:“儿科是护士离岗情况发生较高的地方,大部分护理学毕业生也都不喜欢来儿科。”
儿科医护人才流失,直接导致小儿看病难和儿科医生、护士超负荷工作。此外,儿科医生诊疗压力过强,诊疗一个儿科患儿带来的工作量,相当于两个成年患者。这也是儿科流失人才的原因之一。
【呼吁】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儿科也是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高危科室。”“儿科工作量大、工作风险高、工作压力重,效益却是全院最差的。”采访中不少儿科医生这样认为。
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朱华不仅是一名儿科医生,更是自治区政协委员。从治病救人到建言献策,朱华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多年来,她为内蒙古的儿科医疗事业发展尽职尽力,近年来相继提交了“关于适当提高内蒙古地区儿科医生待遇的提案”“关于建立儿科医生长效培养机制的建议”等提案,呼吁社会关注重视儿科医生的长远发展。
朱华说:“医改启动后,我区一直在加强儿科建设,政府在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我希望能在软件上、人力资源上加大支持力度,留住更多优秀的、有能力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因为儿科在很多医院不受重视,年轻医生更看重职业发展前景,他们看到其他科室医生的风光,对比儿科耗时耗力又不赚钱的现实,难免思变。”
此外,最让儿科医生纠结的还有一个“患”字——担心医疗风险大、担心医疗纠纷多、担心患者家属不理解。相比其他专科,儿科的诊疗风险更大一些,医生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激烈的医患纠纷。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护士长李宜新告诉记者,在儿科,医护人员被患者家属打骂的情况屡见不鲜,护士扎不进针、孩子的病情发生了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医护人员挨打挨骂的原因。
【建议】儿科医疗资源要跟上
今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区儿科医疗机构是否做好了迎接“全面二孩”的准备呢?
为此,朱华进行了全面思考和深入调研。她认为,“全面二孩”来临,儿科医疗资源要跟上。但目前,自治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即儿科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儿科分级医疗层次混淆;儿科医生工作负荷量日益增加;综合医院儿科功能日益萎缩。
据介绍,“全面二孩”的高峰期预计将出现在今年下半年,目前从在首府的几家三甲大医院来看,今年怀孕建档的人数大幅增加,其中高龄二胎育龄妇女比例增多,这就说明儿科的服务群体也会明显增加。“由于儿科医生短缺,有的医院儿科甚至出现‘限诊令’。”目前,内蒙古的儿科医疗资源与适龄儿童数量并不匹配。朱华在今年的提案中罗列了详细的数字:2010年底,内蒙古常住人口中0~14岁儿童为348.26万人;截至2015年底,内蒙古儿科注册医师(助理医师)仅3960人,服务地理资源每百平方公里仅为0.34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及赤峰等主要城市。其中,阿拉善的儿科医生仅有31人。
朱华说,首先儿科医疗资源要做好准备,80%的儿科病人在综合医院诊治,因此如何能稳住儿科医生队伍很关键。目前全区约有近5000名儿科医生的缺口。为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我国今年将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长远的培养计划有了,但眼前更重要的是要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儿科医生紧缺与儿科学停止本科招生有一定关联,但根本上在于儿科医生工作长期超负荷、风险高、待遇低。如果不从根本上打破这些制约瓶颈,即使招收再多的儿科学本科生,也只能短期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儿科医生的紧缺问题,更需要在结构改革上下工夫,要对儿科医生面临的执业环境和收入待遇进行综合性改革。因此,在全面放开二孩的背景下,主管部门应将解决儿科医生的紧缺问题上升到做大儿科医疗资源“蛋糕”、保证儿童能够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战略高度来统筹。(记者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