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票友记忆中的呼市老戏园
原标题:老票友记忆中的呼市老戏园
每天早上约上有同样爱好传统戏曲的朋友到青城公园里,拉二胡的、敲铜锣的……还有亮嗓子的,整个一个业余戏剧团,作为一个老票友,年近八旬的市民刘文斌还活跃在业余戏剧爱好者的圈子里,作为土生土长的呼市人,对于呼市的老戏园是如数家珍,“那时新中国成立还没几年,看戏是在呼市这地方是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当时呼市有几家老戏园,同乐剧场、民众剧院、大观园剧场、乌兰恰特剧院都极受市民欢迎。”
烧煤炉子摆长条凳的同乐剧场
当时呼市最繁华的地方叫大什字广场,大南街、小南街、大西街、大东街、小东街五街交汇处,同乐园就坐落在大什字西侧大西街的东口处,曾改名为“同和园”、“同乐园”。这个剧场始建于民国初年,面积将近800平方米。同乐园的西墙还有一排霓虹灯,可能是呼市最早的了。
和现在拥有各种完善设备的剧院、影院不同,最早同乐剧场的设备十分简陋,一排比一排高的观众席是由木制条凳组成,据说最高一排高两米、长三米,有些时候观众看得太入迷还会从凳子上摔下去,闹不好还会受伤。不过50年代中期,剧院进行过一次改造,把木条长凳换成了榆木长条坐椅,带靠背的那种,还新建了一个观众公共厕所。这在当时这还是一件新鲜事儿。
到了冬季去剧场看戏的人依然很多,但是取暖可是个大问题,当时没有暖气,剧院里有两个巨大的生铁炉子,就连烟筒都有小脸盆那么粗。“我为什么对这两个大火炉这么记忆深刻呢?因为当时剧院中负责生火的员工经常会在火炉底放些土豆烤着。有些时候你正看着戏,鼻子闻见一股股烤土豆的香气,要是肚子再饿些,口水止都止不住,实在忍不住人们就摸黑过去讨要烤土豆。剧院的火炉子也不是次次都烧得好,也有柴禾潮湿、风向不顺导致炉筒倒烟的时候,那叫一个浓烟滚滚,乌烟瘴气,不过人们也习惯了。当时剧院跟现在不一样,除了演出《宝山参军》、《小二黑结婚》等剧目外主要以晋剧为主,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演出团体也来此巡演,如口里的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及南方的越剧、黄梅戏、川剧、花鼓戏等。好像是在1956年,山西忻州晋剧团来同乐园演出,其中有著名的北路梆子演员现场演出,可谓一票难求,别说坐了,剧场站都站不下了。”刘先生表示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同乐剧场成了玉泉区的机关文化中心,每年的“六一”周边几个小学文艺汇演也在这里举行,同时还兼放电影。
可以蹭戏的民众剧院
民众剧院坐落在大召寺对面,御泉井的北侧,做过电影院、也做过戏院,直到1950年才正式改称“民众剧院”,之前换过很多个名字,如庆和大戏院、大光明影剧院等。民众剧院是一座二层阁楼,剧院三面临街,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可容纳观众700多人,它四周布满了商肆、茶馆、酒店、饭铺,墙即是玉泉井。
记得1958年,市文化局特邀山西省五台晋剧团著名演员“水上飘”来此演出,深受呼市观众欢迎,观众场场爆满,后来呼市晋剧一团,还有后来晋剧一、二团合并为总团常驻这里,其中还有一些名角长期在此演出。
民众剧院的特点是,园里园外都是“民众”。园内满坐后,园外也是人头涌动,尤其位于剧场西侧窗外的露天石阶上,坐满了前来听戏的“戏迷”。是凡买不起戏票的粉丝和老乡们都云集在这里“蹭戏”。戏园一楼窗内即是舞台的乐队,每逢夏季,窗户大敞,临窗听戏效果更佳,演到精彩处场内场外掌声一片,叫好声此起彼伏。更有甚者,怕丢了座位,自带干粮,坚守“阵地”,场场不落。在那个没有收音机、半导体、电视机的年代,剧院的吸引力现在的人很难想象。
50年代呼市最高档的大观园剧场
大观园剧场位于玉泉区小东街大观园,建于民国初年,中间曾几次异名,直到1948年才恢复“大观园”的原名。它南连小召前街,北连大南街、“大什字”,西连席力图召、大召寺,交通发达,面积1200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楼体,内部还设有包厢,剧院东侧即是小召寺大殿,是旧城最豪华的剧场,高档次的剧团多在此演出。
一到晚上探照灯把剧场前的小广场照得通明。门厅前广告闪烁,小贩林立,推木制独轮车的小商贩,车上摆有各色干果小吃,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剧场门前右侧为售票窗口,窗前的大玻璃上贴着一幅印制好的“剧场座席分布图”,座位的门票分一、二、三等。剧场的内外装修都很豪华,园内设有排椅,地面呈梯形,窗户高大、宽敞,备有落地窗帘,光舞台幕布就有四层,显得高大而厚重。剧院演出有商贩销售香烟和小吃,胸前挂一折叠式扁木盒,游走在园中。园内设有集体厕所,剧院大厅两侧设安全门,门顶端安装有“安全出口”的红色灯箱。坐位的排椅两侧有漆字编号,座位背后印有座位号。舞台顶棚上方的彩色射灯排列整齐,可以调换舞台颜色。上世纪50年代末,呼市晋剧团在大观园公演晋剧“打金枝”,一日三场,观众场场爆满。“金枝女”由著名呼市晋剧艺术家康翠玲扮演、票价高达五六角钱,这在当时很厉害了!不过刘文斌那时年岁小,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看戏迷的不是唱腔,而是武打功夫,最喜爱看晋剧武打戏《三岔口》。
最具民族特点的旧乌兰恰特剧场
旧的乌兰恰特剧场,位于呼和浩特锡林北路,新华广场东南角,兴建于1953年,1954年投入使用,现在也已经拆除了,是当年建筑风格最具民族风情的剧场,当时内蒙有什么重要演出多在那里举行。剧院是三层建筑,红窗白墙,二楼设有宽敞的大阳台,门脸上下楼共有八个六角窗户,台阶上有朱红色廊柱,剧场中央顶端的女儿墙造形为蒙古大营装饰,并插有三面红旗。二楼中央设观礼台,三楼东西两侧设小观礼台,楼前的广场与马路为一体。剧院内部左右各设侧厅一个供观众休息,观众席分两层,可容纳上千名观众,还有贵宾室。据说剧场的舞台深17米,台口宽12米,高20米,台的左右设有副台,台下有乐池。乌兰恰特剧场剧场是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文化娱乐中心,是自治区与国内外进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舞台。
50年代中国京剧团多次在乌兰恰特剧场演出京剧,京剧四大名旦,晋剧艺术家牛桂英、丁果贤;上海越剧艺术家毕春芳等都曾在此登台演出,还有不少国外艺术团体也多次在此演出,对于很多呼市人来说十分难忘。
记忆中的呼市老戏园还有很多,如财神庙剧场、人民剧场等,这些呼和浩特旧城老戏园子在那个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中为呼市人带来了欢乐。现在的呼和浩特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极其丰富,市民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生活,而老剧院带给老一辈呼市人的欢乐依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记者张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