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在病房里 收获温暖与感动
原标题:周老师在病房里 收获温暖与感动
“董京生医生,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住院的这些天,所有医护人员不辞劳苦的付出和专业的态度,让我和家人特别感动,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与急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脑梗后遗症抗争了近1个月,53岁的周富明基本痊愈了。8月25日,他和妻子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复查后,准备了一肚子话想对救命的医生诉说,并写了感谢信,可看到病房里正在忙碌的董医生,两口子不忍心打扰,只好让其他医生转交了他们的“心意”。
中午没吃饭晚上又查房
医生感动患者一家
53岁的周富明是武川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前些年患有脑梗,留下了轻微后遗症,身体免疫力比较低。1个月前那次突然发病,对于他来讲,的确是一次生死挑战。“那一天刚吃过午饭,我突然觉得左侧胸部剧烈的疼痛,很快就出现了气短的现象,左肩部伴随着刺痛。”周富明说,吃药、休息都不管用,他从武川县家中赶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果被诊断为“急性胸膜炎”,随即在呼吸内科B区住院治疗。
在入院10多天的治疗中,周富明说最让他感动的就是这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的一丝不苟,尽职尽责。“记得有一天排胸腔积液,董医生守在旁边查看,直到流出了满满两袋积液,他才放心地走开,到了中午都没顾上吃一口饭。”周富明回忆,听董医生说,还有一位患者等着进行手术,需要马上赶过去。到了晚上9点多,董医生又回到病房,细心询问周富明的身体状况,不忘做一番叮嘱。
“程丽、王志华等护士对每位患者都认真护理、输液,还给予心理上的安慰,使患者感到亲人般的温暖,也让人非常感动,成为我们心中的‘最美医护人员’。”周富明说,那段时间住院,自己心情不好,很焦躁,可有这样的医生、护士在身边,让他特别踏实,所以那时他心里就有一个念头:“等自己身体好一些,一定得感谢他们。”周富明感慨地说,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董医生用行动实践医者风范,用敬业和奉献诠释了医者责任,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他身上的“正能量”应该得到更多的传播。
对于医患矛盾
他认为主要缺乏“沟通与理解”
“周大哥入院时情况危急,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看到他在一点点痊愈,作为医护人员,心里也感到非常高兴。”昨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董京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内心最朴实的想法。
对于医患关系的理解,董京生说,以医院为家,视病人如亲人,救治病人是每一位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患者的信任与认可,则是医护人员最大的工作动力。“医生与患者之间之所以会出现矛盾,甚至引发冲突,我认为还是缺乏沟通与理解,从医生的角度来讲,能设身处地考虑一下,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焦躁的心情,说话时多一份耐心和体贴,一定会医患和谐,收获双赢。”董京生说。(全媒体首席记者吴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