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人”是“第一课”
原标题:“学做人”是“第一课”
又是一年新学期。十几年打拼过来的准大学生们,揣着理想、背着行囊,踏入了大学堂,开始了新的“第一课”。虽说是“例行公事”,却也不乏看点。大学校长们或引经据典、阐释人生道理,或现身说法、阐释大学意义……“德育”“人格”成为高频词,无疑是“第一课”的闪光点,让人看到了大学精神、人文情怀的回归,更勾起了大学“第一课”的回忆,不禁感慨系之。
岁月流逝,俯仰之间,青葱岁月已成过往,懵懂少年已届而立,“第一课”的情景已日渐模糊,可当时台上那位老者“学做人”的教诲却愈加明晰。每当我心生杂念,她总会提醒我不可心猿意马;每当我心生懈怠,她总会告诫我不能沉沦堕落;每当我徘徊歧途,她就像大海中的灯塔,为我指明方向;每当我怯弱退缩,她就如长者慈爱的目光,给我种种慰藉,骤增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我庆幸,失意时没有自怨自艾,失败时没有自暴自弃,面对困难奋勇向前,遭遇挫折昂然挺立,“叛逆”未被驯服,理想仍然绚烂。
“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了的东西”,爱因斯坦如是说。何谓“剩下了的东西”,恐怕并非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则是精神的沉淀。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难说明为什么若干年之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或因过于陈旧而不合时宜,或成屠龙之术而无用武之地;而那多多少少有些“务虚”的“学做人”,非但没有随着时光飞流而消逝,反倒日益散发出香醇芬芳。实际上,知识的灵魂正在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传承。一旦离开了精神底蕴、丢失了价值底色,大学不过是“贩卖知识的杂货店”,学富五车的学者也只是“会走路的两脚书橱”,至于培养出的学生更是可想而知。
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谋生技能,而是端正价值取向;关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承精神人文。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具备人文情怀、正确的价值追求,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一个人缺乏人文情怀、没有正确的价值追求,知识却可能越多越坏。或许正因为如此,100年前,梁启超先生在《为学与做人》的演讲中发出震撼的一问:“为什么进学校?”为的是学做人、养智慧,而不单纯学知识、甚或混文凭。与此相应,大学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谐个性,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培养“专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教师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成就大写的“人”。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有些东西尽管有时被遗忘甚或丢弃,但不久会被重新提起,依然闪烁光辉;而另一些东西,即便一时勃兴、受人追捧,最终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个中原因,“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历史选择有其规律,人们总是追寻更高价值。(张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