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团的第一年

魅力霍林河 2016-09-09 10:54:00

原标题:在兵团的第一年

我的青春年华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度过的,我将永远珍惜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那段峥嵘岁月。

“战天斗地炼红心,迎风冒雪志如钢,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誓把边疆变粮仓……”1970年秋季,我和其他4000多名年龄相仿的青岛知青唱着这首《兵团战士之歌》离开家乡,踏上了漫漫征程,奔赴内蒙古建设兵团。

我们这批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的知青,全部分配在刚刚组建的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我们连队的驻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的杭锦旗所属的吉日嘎朗图镇境内,这里北靠黄河,南邻库布齐沙漠,各连队零散地分布在黄河与沙漠之间的一片狭长的草原地带。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但遇到沙尘暴天气,那就是“一天四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了……

我所在的二十五团八连是距离团部最远的连队,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当时连队没有房子,我们住的是帐篷。记得刚到连队时,我曾经问过一个比我们青岛兵早到几个月的天津知青:“厕所在哪里?”只见他随手指了指不远处那片齐腰的芨芨草丛……

连队刚组建的第一年,组织上有两大任务:挖水渠、盖房子。男兵排和女兵排被分配到距离连队七八里外的什拉采登的挖水渠,四五米宽的大干渠必须在春节前完工,为来年开春放水做好准备。每天干完活大家累得倒头就睡。开春时,黄河水还带着冰茬儿,为了储水,每天都要有人轮值放水,一般两人一组。一到晚上,大家就提着灌满煤油的马灯,穿着雨鞋,扛着铁锨去水渠放水,放满后,再赶往下一个水渠。一旦遇到大风,马灯就很容易被吹灭。为了堵决口,许多知青奋勇跳进水渠里,有的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兵团规定每人每月45斤粮食的标准,由于长期进行超负荷、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再加上没有副食品,这点粮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几乎每个人的肚子都成了无底洞。当时的主食是黑面馒头和窝窝头,最常吃的菜是清水煮卷心菜。菜汤里只放一点盐,连点油花都没有,有人管它叫“青龙过江”。有时连一点菜都没有了,只好在玉米面里掺上一点盐水做成咸窝窝头。知青们有了经验后,每逢回家探亲时一般都会带回一些凝固的猪油,做菜时挑点猪油往菜汤里一拌,这在当时就是一顿难得的美味佳肴。开锅后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那时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是知青们最大的奢望。

草原上的初冬是很冷的,夜间睡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与露天睡眠几乎没有区别。帐篷里只铺了一层薄薄的木板,下面就是冰冷坚硬的土地。知青们晚上都是穿着衣服、戴着棉帽钻进被窝睡觉,清晨起床时被子上总会凝结上一层冰霜。

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饥寒交迫的我躺在挖渠工地的帐篷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披上大衣走到帐篷外,不远处的沙丘上坐着几个战士,我们凑到一起商量:得想办法找点吃的。于是我们蹑足潜踪地来到伙房门前,发现门口放着两只鼓鼓囊囊的麻袋。走在最前面的战士大李伸手摸了摸麻袋,轻声告诉我们里面装的是蚕豆,然后迫不及待地从麻袋里抓出一把“蚕豆”塞进嘴里。大伙顿时蜂拥而上,却只见大李突然蹲在地上呕吐不止。这时有人打开手电筒仔细观看:发现麻袋里根本不是什么蚕豆,而是满满的一袋羊粪蛋!因为当时没有煤,所以连队里到处收集牲畜的干粪便作为取暖和烧水做饭的燃料。我们捂着嘴笑出了眼泪,那个难熬的冬夜仿佛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

最为艰难的第一年终于挺过去了,知青们那亲密而深厚的阶级感情就是在这种极为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经得起任何考验!两年后,连队开垦出的荒地上建起了低矮的土坯房,住处虽然简陋,但与睡在冰冷刺骨的帐篷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可谓苦尽甘来。看到处处都是肥壮的牛羊和成群的鸡鸭,一股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蓝天做帐地做床,黄沙拌饭可口香。狂风为我擂战鼓,广阔沙漠摆战场。要用我们勤劳的汗水把千里草原来灌溉,要用我们欢乐的歌声唤醒那沉睡的阴山……”当年这首脍炙人口的兵团战歌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正是当年我们兵团战士浪漫情怀与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现在回头看来,那段经历的确磨炼了自己,称之为一生的财富也不足为过。与所有的兵团知青一样:我和战友们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大草原,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永远留在了鄂尔多斯那片广袤而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我无怨无悔!(赵云正口述陈敬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