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祖陵遗址:几次三番的田野踏查
原标题:辽祖陵遗址:几次三番的田野踏查
核心提示:公元907年唐代灭亡之后,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称可汗,916年正式建国,国号“契丹”,后称“大辽”。这个立国200余年的多民族王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璀璨文明。辽祖陵遗址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约20千米的“祖山”,即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一个山谷中。
1960年代初,贾洲杰先生曾对辽祖陵进行过考古踏查,这是目前所见最重要的祖陵考古资料。但是文中关于祖陵玄宫位置的推定,明显有误。2003年和2004年秋冬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祖陵考古领队董新林教授一行人对辽祖陵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这也是迄今对辽祖陵进行的最为全面系统的踏查。
辽祖陵外观一览
辽祖陵遗址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约20千米的“祖山”,即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一个山谷中。
由巴林左旗文物局工作人员安广带路,记者来到了这个山谷。山谷入口处,是两座相邻的高山,刀劈斧凿一般,仅留一条直线距离约80多米的通道,宛若洞开的大门。安广指着旁边的一处土包说:“这里是黑龙门遗址,董教授他们发掘后回填了。”
黑龙门依据山险而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通过考古发掘,得知黑龙门应为一门三道建筑,可见它的规格较高。
穿过黑龙门,进入山谷之中,可以看到东侧南北向山岭陡直,而西侧则有三条大体平行的山岭伸向东部。由南至北,可称为第一道岭、第二道岭和第三道岭。安广带记者径直来到了第三道岭,准备登山。
这山很是奇特,山上的树木,半荣半枯。山上没有路,灌木丛生,布满碎石。安广在前面开路,记者紧跟其后,海拔六七百米的山,一不小心就会踩滑,必须手抓着两边的灌木枝条借力,手脚并用地爬了一个小时,终于站到了山顶,“祖陵陵园”的形状才完整地展现在眼前。整个山谷如同一个口袋,也像一把圈椅,四面环山,仅留一处南面的黑龙门是窄窄的口。再向南望,漫岐嘎山如同一面屏风。漫岐嘎山也有人称之为白马山,山石在夕阳的照耀下,状如白马,正努力攀登。据安广介绍,漫岐嘎山南部地势较平,有沙力河由西向东经过。
“看那里,能看到垒的石墙吗?”安广用手指着第二道岭说。果然,隐约可以看到几段石墙。安广又指向一处,那里有人工开凿的豁口。“那是天梯,是灵魂通往天堂的梯子。”
据董新林教授介绍,祖陵四周的山脊上,有人工垒砌的石墙封堵豁口或筑于平缓的山岭上。“我们对环绕祖陵四周的山峰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共发现了30余处石墙遗迹。石墙上口约宽0.8~6米,高从不足1米到9米多不等。最长达160多米。这些石墙将祖陵陵园密封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应该具有界分茔域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祖陵考古领队董新林教授说。
辽祖陵玄宫位置确认
原来在2003年和2004年秋冬之际,董新林教授一行人对辽祖陵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这也是迄今对辽祖陵进行的最为全面系统的踏查。“1960年代初,贾洲杰先生曾对辽祖陵进行过考古踏查,这是目前所见最重要的祖陵考古资料。但是文中关于祖陵玄宫位置的推定,明显有误。可以说辽祖陵考古工作非常薄弱,我想填补这一学术空白,便于2003年10月22日,带着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只身来到了巴林左旗。在旗文化局和博物馆同仁的帮助下,次日早晨和博物馆的王未想、王青煜先生一起,赶往石房子村陈继和家住下。”董新林教授说。自此,董新林便爬了无数遍这没路的山,走了无数遍这一道道山岭。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现阶段不能主动发掘皇帝陵玄宫,因此,董新林一行人对辽太祖陵的确认,主要是参考历史文献的记载,通过考古地面调查和试掘来完成的。
《辽史·地理志》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
“当时,当地人都说这山上的树半荣半枯,我就想这会不会是凿山建陵后又填土修成的‘假山’?”董新林带着这一假设踏查。他发现从现地表看,太祖陵前半部为土石分层混筑的人工堆积,土山两侧均有石块垒砌的护墙;而后半部则为自然的山体。与《辽史·地理志》所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大体相符。他大胆推测太祖陵玄宫主体应在山体内。“在第二道岭东段,我们发现了三处建筑基址,地表均有大量砖瓦构件,还采集到多块汉文楷书经幢残片,以及经幢构件等。当时我就想,这里应是文献所载的‘南岭’。如果这里真的是南岭,用来祭祀,那应该有一条较好的登山路,以方便皇亲显贵等前来祭祀太祖陵时行走。根据这个思路,我们确实在南岭阳坡上找到一条折线的登山路。路面平整,宽约5米,长约300米,现存多处石块垒砌的护坡。登山路的山下入口处左近还有一处小型建筑基址。这是南岭,确信无疑。”董新林笑着说。
通过几次三番的踏查,董新林一行人锁定了辽祖陵陵园内太祖陵玄宫的准确位置和封土丘的情况,除此外,还对陵园外的龟趺山建筑基址、“圣踪殿”遗址和祖州城等遗存进行了踏查。
2007年——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祖陵考古队,对辽代祖陵遗址进行抢救保护性的考古发掘。《辽史》中所提到的建筑遗存,在辽祖陵考古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都得以确认。考古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辽祖陵有可能成为国家遗址公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内蒙古客户端记者李倩)
相关链接:
首次精确定位辽祖陵耶律阿保机陵墓无恙(组图)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祖耶律阿保机陵墓的准确位置首次确定,并且保存完好。昨日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获悉,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祖陵考古调查取得了重要发现。(详细http://www.ce.cn/xwzx/yw/t20031222_2595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