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粉儿们,来看看蒙古语电视40年的“大脚印”吧
原标题:电视粉儿们,来看看蒙古语电视40年的“大脚印”吧
纪念会现场
11月19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电视开播40周年纪念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在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数字传媒中心1400平方米演播厅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和全国八省区的代表以及来自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媒体代表出席了纪念会。
回望: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是蒙古语电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结束,全国各族人民迎来希望的曙光。而对于世居祖国北部的蒙古族人民来说,内心更多了一份喜悦。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收看电视节目了。是年10月2日19点整,“内蒙古电视台”的第一屏蒙古文字幕和第一声蒙古语呼号穿过北方高原的长空,飞进万千观众的心田。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电视自此正式宣告诞生。这也是国内首次开播蒙古语电视节目。
1976年开播之初只有4名工作人员,工作力量薄弱,设施设备也非常简陋,和汉语节目共用的发射机功率只有50瓦,仅能覆盖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而且每周只播出一次十分钟的图片新闻。1979年推出第一部译制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拉开影视剧译制工作序幕。到1983年,人员增至十七八名,节目改为每周播出两次,每次3小时左右,除了新闻,还增加了自制专题、译制电视剧和综合性文艺节目等。此时的蒙古语电视虽然仍显弱小,但积累了事业经验,又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人才,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84年,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电视专题部成立。专题部下设译制、专题、文艺、少儿4个科组,采编工作人员增至五六十名,初步具备了人力资源配置和机构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蒙古语电视开始进一步研究提高节目质量问题,提出“译制为主、自办为辅、创造条件、逐步过渡”的方针,先后开设《牧民之友》《花的草原》《妇幼园地》等自办栏目,并译制播出中央电视台的《祖国各地》《动物世界》等优秀专题节目和国内外优秀影视剧。
1987年,自治区成立40年大庆,全区科教文卫各项事业呈现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崭新格局。同年8月,蒙古语电视从蒙汉语综合频道分离出来,开门立户成为独立的蒙古语频道,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随着贯穿全区的5000公里广播电视微波干线的开通,蒙古语电视节目也清晰地传播到东至满洲里、西到阿拉善的广阔区域,完成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1997年1月1日,蒙古语电视和汉语电视同时实现上星播出,信号覆盖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卫星电视频道。这是蒙古语电视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2004年,内蒙古电视台推行频道化管理,成立蒙古语卫视频道组织机构。新组建的频道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克服经费、人员和设备不足等困难,对部分节目进行大胆改版创新,自2005年1月1日起集中推出《直通12》《索艺乐》《相约周末》等十多档精品自办栏目,形成较为完善的自办节目体系,一举改变此前一直由译制节目唱主角的传统格局。
2007年,又积极筹划启动新一轮变革创新。首先在国内的蒙古族聚居区和蒙古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收视调查,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随后在呼和浩特、北京分别举办大型节目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资深业内人士进行科学论证,为全面改版提供学术理论支撑;重新设置频道所属各栏目和节目部门,并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栏目制片人和执行制片人,采编播人员双向选择,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考录80多名记者、编辑、摄像、机务等专业技术人才,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充实一线工作力量。经过充分准备,2007年11月15日,蒙古语卫视频道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变化主要体现在新增节目及原有节目的扩版升级、节目编排的科学调整、包装宣传的规范和强化等方面。改版之后,蒙古语卫视频道新闻、自办、译制三大类节目体系基本确立,传播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9年6月1日,蒙古语卫视频道实现了全天24小时播出。
2011年12月31日,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文化频道开播。至此,蒙古语电视又增加一个新的播出平台,实现了两个频道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梦想,又有效分离了内宣和外宣功能。
2013年1月1日,蒙古语文化频道新增栏目集中开播,频道包装焕然一新。同时,蒙古语卫视频道整合调整的重点栏目也全新亮相。两个频道整体定位、栏目设置、节目编排更趋科学合理。
2014年初,内蒙古电视台和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立新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电视事业舞台进一步拓展。
成就:40年的发展,24小时播出,60多档节目,一年生产播出263380分钟节目,在53个国家地区落地……
经过40年的发展,蒙古语电视已成长为规模大、实力强、有特色、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少数民族语言主流媒体。
蒙古语卫视频道现有职工近300人,含盖采、编、播、摄、录、译、配等各个专业技术领域。频道下设综合部、策划外宣部、新闻采编部、通联部、录制部、专题编译部、影视剧翻译部、配音部、播音部、大型节目部、《索艺乐》《文化时尚》《星光草原我的梦》《艺术档案》《又说又唱》《蒙医蒙药》《娜荷芽》《百家讲坛》等科室(栏目)。蒙古语文化频道设有《社会观察》《法制先行》《新闻调查》《新闻周刊》《新闻夜话》《生活之友》《身边科技》《青年》《喜鹊踏枝》等栏目,目前还没有单独的频道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其管理运行、节目生产等工作全部由蒙古语卫视频道人员承担完成。
蒙古语卫视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蒙古语文化频道每天播出18小时10分钟。所播节目大体上可分为新闻、译制、自办三大类,两个频道目前共有60多档各类型节目(栏目),一年生产播出节目总长达263380分钟,按现有职工人数统计,人均首播节目生产量约2.7分钟/天,是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的蒙古语电视节目规模化生产基地。
蒙古语卫视频道信号覆盖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和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国内蒙古族聚居省区,以及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落地传输,已成为蒙古语观众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平台、国外人民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在蒙古国、俄罗斯联邦3个加盟共和国,蒙古语卫视频道节目已进入当地主流社会,并占有较高的收视份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古语卫视频道现正发挥着蒙古语国家台的作用。
蒙古语文化频道目前以户户通、有线传输方式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全境,并通过解扰卡转播技术手段,从2016年初开始在蒙古国传输节目。蒙古语文化频道以“文化视界、精彩生活”为频道定位,为国内外蒙古语观众提供集资讯、服务、欣赏性于一体的节目组合。作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第一个实现完全公益化运营的频道,蒙古语文化频道在开播短短几年间已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40年风雨兼程,40载春华秋实。蒙古语电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偏安一隅到走向全国蜚声海内外,贯穿40年始终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发展和进步,而取得这样的发展进步靠的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一代又一代蒙古语电视工作者的拼搏奉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蒙古语电视事业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整个社会经济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国家就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蒙古语电视重点倾斜,帮助解决节目源等难题。“西新工程”实施后,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广电事业的资金投入,更新改造蒙古语电视技术设备,使节目产能和质量得以迅速提高。在开办蒙古语文化频道时,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审批及时落实,并核定拨付节目经费。此外,蒙古语电视每一次重大改革调整均得到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保证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