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医生的一天":"三四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是常事"
原标题:[直击]"医生的一天":"三四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是常事"
儿科主任朱华正在诊治患者
近日,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采访了呼吸科医生云春梅和儿科医生朱华,跟随他们走进诊室,近距离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
早上7时50分,云春梅来到诊室。
“如果早晨不开早会,我都会早10分钟到岗”,云春梅是记者跟随出诊的第一位医生,她是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换白大褂、戴好口罩、洗手消毒。这个熟练的环节后,云春梅很快打开电脑,立即按号呼叫分诊台安排给她的患者。而这时,呼吸内科候诊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
在读卡器上刷一下就诊卡,详细询问病情,边听病人描述,看各种片子,给病人诊查。“哪难受呢?有什么过敏的吗?胸憋吗?在什么环境下工作?”用听诊器检查,然后开用药处方……这一系类语言,整个上午几乎是重复的说着。
呼吸科主任云春梅正在看患者的胸片
从上午8时到12时10分的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云春梅几乎坐着没动过身,说话也没停过,一会儿向患者分析解释病情,一会儿耐心叮嘱,期间,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上过一趟厕所,这个在别人眼中看似轻松的过程,却极大地消耗着云春梅的精力和体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自治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数门诊医生的工作状态基本和云春梅一个样。出门诊三四个小时坐着不动地,不喝一口水是“平常事”。
云春梅从医30多年了,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病人,也给无数人治好了病。“这些年来,我每天几乎住在了医院,脑子里全是病人的事,回到家里也是放心不下医院里的病人,有些人天生就是暴脾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呵斥和不理解,我们也只能与他们多沟通,消除他们的疑虑。”云春梅坦然道。
“医学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在看病治病的同时我们是一直在探索研究的,对于一些复杂病例都是需要几个专家在一起制定治疗方案,病人有时不理解,认为来了医院就能把病治好除根,不再犯,其实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医学。”
儿科大夫朱华正在记录患者信息
13时15分,在内蒙古医院,儿科主任朱华忙的已经有些喘不过气,候诊大厅里只能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并不宽敞的诊室里,哭闹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长挤得医生几乎没有了转身的余地。已经诊治了100多个病号的她仍然被家长和患儿围的走不开,看着生病哭闹的孩子,别说家长不愿意等,朱华也不忍心走开,于是,一直坚持着。
几乎处在一种被“围攻”的状态,虽然是大冬天,朱大夫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是她顾不上擦,平均6分钟要看一个病人。这么短的时间里,询问病情,简单检查,开化验单,开药方,回答疑问,嘱咐病人……几乎是分秒必争,转眼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朱大夫桌上的那杯水一口也没喝,甚至坐着的姿势都没改变过。
就此现状,医生只能延长门诊时间,自己少休息会儿,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就诊。朱大夫无奈的表示。
冬季是孩子感冒的高峰期,每天儿科的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的工作,记者估算了一下,基本上医生看一个病人平均下来就三至六分钟。即使这样,病人还是抱怨看病难、排队时间长、就诊时间短。更有甚者带着生病的孩子和医生护士发脾气,大吵大闹。
从医快30年的朱华主任感慨道,凭心说,得理解家长,哪个家长来医院带着孩子看病都不是来和医生打架的,孩子生病了家长跟着揪心。另外社会普遍的焦躁心理,在这种状态下很少有排队的习惯,儿科有它的特殊性,早期婴儿、发烧至三十九度以上的孩子,来了不论挂的多少号都可以优先就诊,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家长们着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得按照规矩来。
朱医生说,门诊的压力与病房的压力相比不相上下,儿科病房的走廊里也成了临时的病房,临时增加了二十多张病床,面对这种状况,医院也很为难,作为公立医院要承担社会职责,遇到危重症患者必须要收治,特殊病人只能睡走廊。(王慧)
记者手记:医患之间应是一种相互信赖、亲密合作的关系。和谐、完美的医患关系是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医生治病救人,需要有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环境。面对患者的生命,无论有多少误解和不开心,医生们都还是会用自己所学,尽心尽力地救治每一个病人。云春梅、朱华告诉记者,医者仁心,没有哪一个医生不愿意治好患者。防止人才流失、合理的安排出诊量、缓解门诊的压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让他们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让看病无需等待、让医生不在超负荷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的为病人诊断治疗,还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就医态度和治疗效果,同时这也是各级医院管理者进行医疗改革的目标之一,最终建立起百姓的贴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