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经不起推敲的'假课文'
原标题:还有多少经不起推敲的"假课文"
“假课文”无益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人教版教材有问题,其他版本的教材是否就清爽无虞?各个出版机构或许也应检查一番。
在《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近日,人教社语文教材又被人挑出“假课文”。据浙江在线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吴兆华在给上四年级的儿子听写生字的时候,发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尊严》一文,有造假嫌疑。
上个月《爱迪生救妈妈》被质疑造假后,人教社回应称新版教材将不再选用有争议的文章,不过所有旧教材更换为新教材要等到“明年后”。不知道,人教社除了《爱迪生救妈妈》外,是否注意到了吴兆华所质疑的这一篇。
这篇课文之所以引发吴兆华的质疑,是因为事实经不起推敲:课文称石油大王哈默早年是难民,但他执意用劳动换来食物,这种对尊严的珍视,感动了镇长,最终镇长把女儿许配给他。但实际上,大量资料显示,哈默自小家境优渥,读书期间就接管了父亲的制药厂,并成为美国第一个大学生百万富翁,这与《尊严》一文所讲的完全不一样。
从《地震中的父与子》、《华盛顿与樱桃树》到《爱迪生救妈妈》再到《尊严》,这些“假课文”遵循的都是同样的事实造假路数。它们虽然能完整地讲好一个故事,也能传递出某种感化人的价值,但那些常识性错误,无法被容忍。这种为了传递一种正向价值而任意裁剪客观事实的做法,既不尊重小学生,也忤逆了当事人,与教材编写的专业性要求相差甚远。
这么多“假课文”被指出,给人一种小学语文教材泥沙俱下的观感。而据了解,全国各地小学生所用语文教材版本不一,人教版教材有问题,其他版本的教材是否就清爽无虞?各个出版机构或许也应对照人教社的做法检查一番。
有多少造假的小学课文,就有多少潜在的对小学生认知造成伤害的可能。有必要提醒的是:人教社虽已表态将不会再收录有争议的教材,但在具体行动中,编写组就要真正秉持专业精神对语文教材进行细致排查,一旦确认争议课文造假,就要将其剔除。而且在做这项工作时,工作人员有必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利用民间力量发现有争议的课文。
没有彻底排查,那些有问题的教材可能就会依然“潜伏”在新教材中,大面积地误导小学生。(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