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芝兰:走到哪儿 爬山调就唱到哪儿
原标题:范芝兰:走到哪儿 爬山调就唱到哪儿
有着悠久的历史的爬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短调民歌。数百年来,或山顶沟底,或道路村舍,或田间草场,到处都可以听到牧羊人、赶车人、庄稼人那高亢悠扬的歌声。
今年37岁的范芝兰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牧骑已经工作了23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的传承人,“爬山调是武川的骄傲,武川人爱把生活的感受用爬山调来表达而且即景咏唱,出口成章,丰富多彩。每逢婚姻喜事,酒席饮宴便是一个歌的盛会、爬山调的海洋,不管是否有文学秉赋,乡亲们都能唱上一段。无论有没有音乐细胞,他们的歌声总是那么动人心弦。对我们来说,唱爬山调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儿。”她说。
近20年的爬山调表演经验让范芝兰成了武川县乌兰牧骑的台柱子,每当有人问起她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时候,范芝兰总是开玩笑地回答:“从‘草原艺校’毕业。”
范芝兰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全家人5口人都靠父亲种的几亩地维持生计。爬山调像她生活中的调味品,闲来和会拉二胡的父亲默契配合,唱上几段,这是她最美的童年记忆。“每到正月十五,全村人都会‘办红火’,扭秧歌唱大戏特别热闹,每年我都带着村里人唱爬山调。虽然现在忙了,但我正月十五有时间回村里还会和老乡们一起‘办红火’呢!”眼前的范芝兰穿着一件红色风衣,化了淡妆,头发高高盘起,讲话时双眼透出满满的真诚,言语的表达就像爬山调一样淳朴自然。
初二那年,一则张贴在学校的武川县乌兰牧骑招收学员的广告吸引了范芝兰的注意,“当天我就回去和家里面人说了,想去试一试。”能歌善舞又生得一副好嗓子,范芝兰轻松通过考试。“但是去当学员要交的600块钱学费家里负担不起,而且当时村里的同龄人大多去学理发、学裁缝,我这要去学唱戏,好多同村人都不能理解。”范芝兰笑着说。好在范芝兰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东拼西凑借够学费的时候已经到了8月份,一同招进去的其他学员6月份就开始学习,两个月的时间基本功都练得差不多了。范芝兰年纪虽小却很吃苦,为了赶上进度,别人早晨7点练功,她就6点去练。在乌兰牧骑学习并不像在艺校一样系统,都是老人靠经验带新人,每次师傅们上台表演她都在一旁仔细揣摩。凭着对爬山调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头,范芝兰成长迅速,1997年转为正式员工,不论春秋冬夏,舞台车开到哪儿,爬山调就演到哪儿。
2015年自治区著名剧作家柳志雄、侯晓琴、荣杰创作了以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为背景的爬山调抗战历史剧《青山儿女》,并决定由武川县乌兰牧骑的演员们表演。得知这个消息后范芝兰特别开心,“当时没多想自己想演哪个角色,我就想和这些大导演大编剧多学习。”让范芝兰意外的是,剧组考察了一番以后便决定由她来演女一号。
“高兴是高兴,但是我以前大多演小旦,剧里的女一号石云岚是个为抗战忍辱负重的‘革命母亲’,而且两个小时的剧目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排练时间,心里挺有压力。”范芝兰说。那段时间她笑称自己像个精神病,满脑子都是剧本,晚上睡觉后会突然醒来,想到某个手势某个神情可能这么做会更好,她就立马爬起来对着镜子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青山儿女》展演后收获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人们都惊讶于小小的武川县乌兰牧骑竟打造了如此优秀的作品,范芝兰更演活了慈爱善良、深明大义的支前堡垒户石云岚。
内蒙古爬山调里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呼和浩特武川县的爬山调,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爬山调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断提高表演水平的过程中,范芝兰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传承人身份。在下乡演出的过程中,遇到对爬山调感兴趣的观众她都会抽出时间加以指导或留下联系方式。她也经常找机会进学校,让学生们了解爬山调,现在她还收了3个在校徒,她认为,多一个人了解爬山调,爬山调的传承就多一份希望。
“爬山调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既是塞北劳动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又是这个地区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它字里行间洋溢着百姓的情、百姓的爱,以其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泥土气息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将这一文化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是我一生最光荣的使命。”范芝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柴思源)